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

小田田種秈稻

稻米是一種超級古老的糧食作物,世界上的稻米,有被馴化的大概會被分為非洲栽培種和亞洲栽培種。大約在東漢時期,亞洲的品種又被分為秈稻和梗稻兩種。因為對氣候的適應不同,梗稻被帶往北方,而秈稻則大多在中國南方地區栽種,也就隨著移民來到台灣。在1920年到以前,台灣普遍栽種的都是秈種品種,至於現在大家習慣吃的米,則是在日據時期因為習慣吃梗米的日本人,所以在1924年,帝大學者磯永吉在台灣改良的「蓬萊米」。


梗米的糯性較高,吃起來比較黏。秈米則是長長瘦瘦,吃起來比較硬。我們的小田田,種的是「秈稻十號」,最適合做海鮮燉飯和香料咖哩飯了!!秈稻也常被稱為“在來米”,也就是說~磨成粉就可以做成
蘿蔔糕!板條!鹹粿!紅龜粿!草仔粿!芋粿翹!鹼粿!哇塞!哇塞!


我們小田田的秈稻十號起一開始是去農改場拿的,今年的種子則是青松大哥自己留下來的種。他說他自己也留了一部份「賊仔種」,是和一名歐吉桑拿的,已經不知道品種名。

等到秋天,大家就可以吃我們自己種的米囉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